发布时间:2016-03-30 新闻来源:二氧化氯专业网 阅读:1245
二氧化氯在水产应用中的弊端,市场混乱
中国二氧化氯专业网综合报道, 大家知道在水产养殖中,底改产品除了生物底改,用得最多的就是氧化剂。而目前水产用氧化剂大致可分为三类: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含氯制剂、过氧化物,高铁酸盐。大部分氧化剂都会标榜有“杀菌”和“解毒”两个功能,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高铁酸钾三个。
所谓“杀菌”,就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能力杀灭有害细菌和病毒。
广谱杀菌剂二氧化氯利用其良好的吸附性和通透性,氧化细胞内物质达到杀灭作用,缺点是刺激性强,对甲壳类影响较大,也容易引发鱼类翻动底泥造成泛塘。相比之下过硫酸氢钾和高铁酸钾就要好得多,两者都属于水处理剂,不产生有害物质,也没有刺激性。但单就氧化性而言,过硫酸氢钾的氧化能力并不突出。上述这三者中高铁酸钾的氧化能力是最强的,氧化还原电位高达2.20V,而过硫酸氢钾只有1.77V。过硫酸氢钾比高铁酸钾产氧速度慢,产氧浓度低,现实使用过程中如果按正常用量,要达到全面杀菌比较难,只能起到抑菌作用,所以主要用于平时预防。
而“解毒”,实际上就是降低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以最常见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为例,解毒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增加水体溶氧浓度调节两者氧化还原反应的流向,使反应朝氧化反应方向走,形成“氧化型”水体。请看下图:
水体中的氨氮由分子态氨(NH3,无毒)和离子态氨(NH4+,有毒)组成,随着水体溶氧增加,发生氧化反应,离子态氨转化成亚硝酸盐(NO2-,有毒),如果继续氧化,亚硝酸盐就会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NO3-),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当然,除了调节溶氧,也可以通过直接吸收氨氮(投放光合细菌、培养藻类)和吸收亚硝酸盐(投放硝化细菌、乳酸菌)的方法进行解毒。如果你的池塘有大量猪粪和鸡鸭粪,那还是直接换水吧。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产品只有过硫酸氢钾和高铁酸钾具有解毒功能,而由于高铁酸钾在氧化过程中会还原出一种品质优良的无机絮凝剂Fe(OH)3,能高效的除去水中的微细悬浮物,就解毒功能而言更胜一筹。事实上,过硫酸氢钾和高铁酸钾在国外都有被用作饮用水净化处理剂使用,而高铁酸钾使用更为广泛,除了其絮凝作用,还因为其能够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降低放射性元素的危害,同时是有毒砷化物的特效处理剂。
既然高铁酸钾各方面都比过硫酸氢钾更胜一筹,为什么国内大家热推的产品却是过硫酸氢钾呢?主要还是因为其较稳定、成本较低和使用要求不高。
高铁酸钾氧化性太强,容易燃烧发生危险,运输要求高。在亚硝酸盐较高的情况下,单独使用高铁酸钾,水体铁元素过高,亚硝酸盐被血液吸收后,进一步加剧正常血红蛋白(二价铁)变成变性血红蛋白(三价铁)的情况,从而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造成组织缺氧。此时应该搭配食盐一起使用以降低亚硝酸盐毒性,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同时,高铁酸钾原料要比过硫酸氢钾贵3倍以上,包装和压制成本也较高,相比高铁酸钾,过硫酸氢钾的利润空间更大。
一味追求利益,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当然要分一杯羹。于是各种各样的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等产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市场混乱。
曾经行业人士叹言:“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动保企业做一个产品,首先是看有没有利润,其次是看好不好卖,最后才看好不好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连标榜二氧化氯含量30%以上的商品都出来了。“在渔药市场的假冒伪劣二氧化氯消毒剂根本没法消除”孟长明,一位资深二氧化氯企业老总对笔者如是说。
据《农财宝典》记者报道,偷工减料,减少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产品的实际含量在业内属于常见,而有更甚者,直接是挂羊头卖狗肉,干脆用更便宜的氯制剂甚至是增氧剂代替。
资料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http://www.shuichan.cc 以及容云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