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31 新闻来源:二氧化氯专业网 阅读:990
二氧化氯缓解速率监测,人体健康模拟实验室……这些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才涉及的课程,现已在上海中学推广。校方透露,开这些课程,并不在于将大学课程提前教给学生,而是希望在中学阶段挖掘培养学生的兴趣。
这种中学与大学教学衔接的尝试,再次引起各方关于是否提前抢生源、能否推广等探讨。
高二学生发明申请专利
上海中学高二科技班的丁蕴峰,用一年时间将二氧化氯溶解到凝胶里,用于室内甲醛的吸附。丁蕴峰说,二氧化氯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杀菌剂,饮水机的杀菌和甲醛的吸附都能用到。不过,二氧化氯极易挥发,要将其溶于凝胶,就必须清楚知道其缓释速率并控制挥发速度。
知道丁蕴峰的设想后,化学老师刘烨将他领进了学校的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室。丁蕴峰利用红外线监测,清晰地画出二氧化氯缓释膜的缓释速率。经过反复调整,丁蕴峰的发明现已申请专利。
刘烨介绍,丁蕴峰用的这个实验室,包括相色谱仪、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这些仪器对数据分析至关重要。”刘烨说,“这些数据分析的工作,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做的工作,现在这些高中生已能很娴熟地运用了。”
来源:上海热线教育频道